除了財務報表和資本賬戶,會計行業的人一般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發票、憑證和其他相關票據,那么,這些票據中的“小陷阱”是什么,如果人們不加以注意,就會犯錯誤呢?明確告訴大家,雖然賬單很小,但責任也很重大,公司的資金也很馬虎,我們應該認真對待。
今天,總結出了一些大家容易忽視的會計憑證問題。

1、 這張發票是能用來記帳的嗎?
目前,我國有自己的一套稅收管理制度——“發票控稅”,給新來者一個錯誤的指導信息,即會計記賬時必須看到發票。
會計的一項重要職責是真實反映經濟業務,有些特殊經濟業務根本不需要發票。
您可以使用收據、借款單、合同、銀行收據等作為記帳的基礎。
例如,企業雙方簽訂合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的,法院將終判決或裁定違約方向守約方支付的違約金。此時,由于不涉及稅收,違約金的支付不涉及發票。但是,雙方可以使用法律文件、銀行收據等作為記帳的依據。
所謂特別票據,是指除稅務發票外,經**或稅法批準的票據。具體包括政府財政部門非稅收入專用收據、軍隊和武警部隊收據、醫院和學校收據、銀行費用、郵政費用、鐵路費用等。
因此,這些特殊票據雖然不是嚴肅的發票,但在現實中也能起到與發票同樣的作用,而且大多可以在稅前扣除。
公司內部規范財務管理所產生的內部證據是公司會計核算的重要依據。例如,按規定編制的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可以作為計提折舊分錄的依據;原輔材料領料單是企業生產成本核算重要的依據,以及“生產成本”等科目的會計分錄之一。
工資、獎金、補貼等支付材料是會計處理“應付職工薪酬”重要的依據。
2、 只有發票才能稅前扣除?
《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細則等相關政策從未明確規定,只有正規發票才能稅前扣除。關于稅前扣除的規定很多,但正確理解規定必須有正式發票才能稅前扣除的是,涉及的貨物或服務大多是增值稅或營業稅的應稅范圍。
3、 報銷憑證必須由領導簽字嗎?
這個問題需要進行詳細的分析,如何處理取決于企業的規模、形式、需求等相關內部信息。
在大中型企業中,一般管理是規范的,預算管理是實行的。公司內部管理制度相對完善,財務報銷一般按分級授權制度辦理。找領導簽字是不可能的,有時候是處理情況的正確方法。
另一方面,在一個內部規章制度比較完善的公司里,通常會有內部和外部的支出,這也是不同的。
由于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內部規章制度也不完善。有時候,大事小事都是老板說了算。所以公司的每個賬戶都有老板簽字。這也是誤解的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