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新成立一家公司,在稅務局注冊登記時都會面臨一個選擇,到底是選擇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呢?很多老板都不清楚這兩者之間究竟有何差別?對于這個問題,下面小編來簡單介紹一下。

按照稅務局最新的規定,所有行業的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的區分標準,已經統一了。
規定說明“年銷售額超過500萬的企業必須登記成為一般納稅人;而年銷售額低于500萬的企業,包括新成立的企業,默認就是小規模納稅人,但如果這些企業有較高的會計核算水平,也是可以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的。”
好,區分開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之后,我們再來看看它們主要在四個方面的區別。
1.可開票金額不同
2018年5月1日起,小規模納稅人一年開票金額不能超過500萬元,否則自動轉為一般納稅人(這里的一年是指連續的12個月或者四個季度,500萬元包括了銷售收入和服務收入)
2.開票稅率及票種不同
一般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法,分為16%、10%、6%三個稅率,和5%、3%兩個征收率,可以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提示:一般計稅法的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當期進項)*增值稅稅率)
小規模納稅人適用簡易計稅法,都是3%的征收率,只可以開具普通發票。(提示:簡易計稅法的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售額*增值稅征收率)
3.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不同
一般納稅人在取得專票后可以抵扣進項稅額,而小規模納稅人就算取得專票,稅局也不允許你抵扣,所以現實中很多企業在給別人開專票時,都會要求對方出示一般納稅人證明材料。
4.納稅申報周期不同
一般納稅人的納稅申報是按月,而而小規模納稅人只需要在每年的1月初、4月初、7月初和10月初進行四次納稅申報,也可自行申請按月納稅申報。
好了,看到這里,相信您對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的區別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還要提示一點哦,當不確定該選擇成為哪種納稅人時,可以先選擇成為小規模納稅人,日后若有需要可以轉為一般納稅人,但是選擇成為一般納稅人之后就不能轉成小規模納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