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稅率(相對重要)

稅率是計算稅額的尺度,是衡量稅負輕重與否的重要標志。
稅率形式含義形式及應用舉例1.
定額稅率按征稅對象確定的計算單位,直接規定一個固定的稅額如
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耕地占用稅等2.
比例稅率對同一征稅對象,不分數額大小,規定相同的征收比例(1)單一比例稅率
(2)差別比例稅率
(3)幅度比例稅率3.累進稅率征稅對象按數額(或相對率)大小分成若干等級,每一等級規定一個稅率,稅率依次提高(1)全額累進稅率
(2)超額累進稅率
(3)超率累進稅率
(1)全額累進稅率:課稅對象的全部金額按照與之相應的稅率征稅
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1
不超過1500元的
3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45
應納稅所得額1499元
應納稅額=1499×3%=44.97(元)
應納稅所得額1501元
應納稅額=1501×10%=150.1(元)
全額累進稅率:計算簡單,但存在不合理現象——在級距臨界點附近,容易出現稅額增加超過課稅對象數額增加的不合理現象。
(2)超額累進稅率:征稅對象的超過部分金額按照高一級的稅率征稅
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1500元的
3
0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應納稅所得額1499元
應納稅額=1499×3%=44.97(元)
應納稅所得額1501元
應納稅額=1500×3%+1×10%=45.1(元)
超額累進稅率:避免稅額增加超過課稅對象數額增加的不合理現象,但計算復雜。
速算扣除數的引入
速算扣除數=按全額累進方法計算的稅額-按超額累進方法計算的稅額
按超額累進方法計算的稅額=按全額累進方法計算的稅額-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1501元
應納稅額=1501×10%-105=45.1(元)